
答案: 看到順時的是右腦發達,逆時的是左腦其實,無論你看到的是順時還是逆時,都只是幻覺她是既順時,又逆時
我真係點睇都睇唔到逆時喎...唔通我既左腦廢左?@@
人世間,天才好像萬中無一,具備特異功能的奇人更鳳毛麟角。這是誤解,更非常不幸。
人人都是「天才」,人人都天生有「特異」功能,真可惜,今時今日的生活,將大家都變成大蠢材。
如果我們明白到自己那個腦袋有甚麼突出的地方,可以發揮不可思議的效果,
那麼努力開發那些部分(其實是恢復與生俱來、人皆有之的能力),
自然會能普通人所不能,不斷創造所謂奇蹟了。
人的大腦區分左右兩邊;通過實驗得到結論,指出左腦是「理性腦」、右腦是「感情腦」
左腦主控制著理性、判斷、邏輯思考,分析、語言、文字、數字、短期記憶。
對於語言活動和計算方面較為突出如:擅長寫文章.數理觀念強的人
右腦主要控制潛意識 創意 及感性等直覺性的資訊,像是藝術、音樂、美術、色彩、圖像,
五感 ( 視、聽、嗅、觸、味覺)、第六感、 靈感、夢境,長期記憶。
對於創造力較為優異擅長音樂和繪畫的人
分別左右腦的功能
左腦掌管語言邏輯分析,右腦掌管直覺圖像感覺。代數運算是左腦,幾何圖形是右腦。
五線譜是左腦,音感是右腦。球轉動原理是左腦,球感是右腦。聽話語是左腦,聽音樂是右腦。
理性是左腦,感性是右腦。
右腦也管語言,但與左腦負責的功能稍有不同。左腦做的是聽和說的能力、詞彙、構詞法、句法的分析,
右腦則再往上些,了解一個句子的比喻、理解話中之意或幽默都有關係。
即是有幽默感及喜歡說諷刺性說話的人都是較多用右腦。
右腦具有高速大量記憶的機能。將到手的訊息以圖象處理,瞬間完成。
左右腦的記憶量和保存時間也有懸殊的差別,
左腦為了騰出新空間讓新的東西進去,就必須把舊記憶捨去;
但右腦記憶則是永久記憶。所謂照相機式的記憶,就是右腦記憶。
大部分人都是左腦比較發達,這是因為從小到大的教育,大多致力於左腦的開發,
卻忽略了右腦的重要性;但其實右腦可是能拉近意識與潛意識的重要橋樑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右腦中心做人之福
右腦的功能,則在於儲存自古以來約五百萬年人類接收過的一切信息,由遺傳基因傳來。
這個先天的人類記憶寶庫包含了一切天賦的智慧、倫理道德觀念、宇宙規律等等。
一個初生嬰兒倘若左腦壞了,仍會懂得照吃母親的奶,但是若右腦壞了,就不懂得吃奶。
由此可知,右腦儲存了生存所必需的遺傳信息,都是歷代祖先的經驗積累而成的。
由此而論,右腦這個「祖先腦」的功能顯然比左腦重要得多了:左腦儲存著出生以後得到的信息,
才不過是個人三幾十年的收獲,可是右腦卻是與生俱來儲存著約五百萬年人類智慧的基礎軟件。
二者的信息量相差十萬甚至百萬、千萬倍。
究竟右腦可以為我們發揮甚麼作用呢?
右腦活躍時分泌出腦內嗎啡,令我們覺得愉快、滿足,令我平靜舒服。
右腦提供幾百萬年以來祖先留下的智慧,給予我們靈感、創意、
各式各樣的所謂「特異功能」(例如超感官感應、預知未來、警告災劫等)。
近年的神經學測試發現:那些成功的行政人員、棋手、思想家在思考決策之時,都是主要靠右腦運作的。
右腦令我們心平氣和,停止鬥爭對抗。
左腦中心做人之弊
自古以來,人類都是靠著右腦為主導來生活的,因為這樣才能夠多多依賴祖先積累下來的智慧,
生活得好。可是,現代社會的崇尚「理性」,以為邏輯推理、「客觀」認知,
才是學習、思考、判斷的最佳辦法,我們的教育一面倒地偏重左腦,
於是長期沉溺於得失計算之中,並且習慣了以自我的過去經驗作為判斷的標準,缺乏創意,直覺性的思考
過度使用左腦會使人越來越喪失感受幸福的能力,人的左右兩個大腦半球是有嚴格分工的,
左腦是“自身腦”,它屬於邏輯的、理性的、功利的、個人經驗的、分析的、計算的大腦,
人要生存,就必須利用好左腦。左腦可以讓人享受成功,卻無法讓人享受長久的幸福感。
而過度使用左腦則必然會使人處於緊張狀態。
結果這種左腦中心的人生導致種種弊處:
—— 只能使用不到1% 的腦力;
—— 長期處於緊張狀態,身體加快衰老;
—— 容易患癌症、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失眠、焦慮症、抑鬱症等某些心理疾病的主因。
—— 認知不夠全面不夠深入;
—— 判斷無法顧及整體形勢;
—— 過份執著個人成敗、得失、禍福;
—— 創意少;
—— 忽略由宇宙力量來的大智慧。
我們日常中表現出來的不可思議能力,十之八九都是右腦大發神威的傑作。
右腦比左腦的潛力大千千萬萬倍,如果不予以發揮,豈不是太可惜了嗎?
一般所謂「天才」,正是右腦開發的結果。
據莫扎特的自述,他作曲的時候「靈光一閃」,全首樂曲已經完成:「整個作品是一瞬之間作好的,
我只是要用時間把它抄寫下來在樂譜上而已。」這種「奇蹟」般的事情,就是右腦發揮功能的傑作。
愛因斯坦也說過:「我不是用語言來思考的,而是用跳躍的形狀和形象來思考。思考完成了,
才努力把所得結果轉為語言來表達。」由此可見,他也是習慣使用右腦的天才。
如何訓練右腦 ?
爭取寧靜獨處時間:每日三幾次「大休息」,靜下來甚麼都不做讓精神放鬆。
多說笑話增加幽默感(幽默感是右腦掌控)
多多使用左手和左腳,經常步行是最佳的方法
(因我們右手的訊息會傳去左腦,左手的則傳向右腦,活動得多會使右腦更活躍。)
平日多多練習關掉左腦,讓右腦導航(例如嘗試信賴自己的感應、直覺,不處處斤斤計較數據、證明)。
閱讀:只解文義,不讀文字。 (理解是運用右腦,讀字是運用左腦)
筆記:文字加上思路圖(MIND MAP)
記憶:配合圖像將記憶印象化不但可加深記憶而且可以訓練右腦。
1 則留言:
真係用盡力都睇唔到逆時...XD
發佈留言